会后笔记丨@养猪人,你想知道的猪育种难点解读全在这里!匠心育种,未来可期!

2022-05-16   育种 育种技术 育种企业发展

南农猪会搭平台,种业精英纷至来;

还有神秘大咖在,助力种业奔精彩!

——江苏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黄瑞华教授


5月15日,2022南农猪会线上大会第三期尖峰论道线上公开研讨会之育种方法论成功举办。本次公开研讨会由江苏现代农业(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黄瑞华教授担任主持嘉宾,对话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吴珍芳教授、福建傲农集团育种事业部总裁及研究院院长丁能水教授、福建华天农牧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国荣秦总、河南民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索跃敏索总、勃林格殷格翰猪业务全国技术服务总监黄律博士,五位专家围绕猪病净化论各自论述观点并结合实际案例,充分发挥各自所在育种领域研究优势,共同探讨育种实践技术、现状、发展和未来,通过交流探讨,为育种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20220608_090356_000(1).jpg


河南民望农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索跃敏索总,分享了从经销商转换为育种企业的初心:在长期和养猪企业打交道的过程中,索总看到了养猪产业取得的巨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差距,育种就是养猪产业的芯片,做好养猪业的芯片,可能对整个行业的推动价值会更大。


20220608_090356_001(1).jpg


如何让更多的企业拥有更优秀健康的种猪,如何在产业链上整体为养猪企业赋能,同时也把猪健健康康的养好,是河南民望成立的使命和担当。他从持续保障种源的高健康、建立从育种-屠宰-消费端的赋能和数据打通的全产业链体系问题、新技术应用与普及的问题、建立联合育种机制,解决种源健康、数据真实、广泛交流、好种好价的问题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同时给出了河南民望的应对策略:

1、从国外引进优秀的种猪基因素材:选育过程当中,对种猪始终保持蓝耳病双阴,保持跟国外刚开始引种的时一样的健康度,通过持续的选育,种猪每年都能够获得一定的遗传进展。

2、自建“民望5A原种猪”企业标准:在每一个选育环节,包括的养猪环境的选择,售后服务体系,包括中间的种族选育等各个环节就明确了高端标准,让所有流程都有明确的sop,并且有逐年提升的一个过程。

3、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全基因组选育等技术的研究合作。

4、发起联合育种机制:如果没有商业的利益和机制,育种难度很大,如果好种卖不上一个好的价格,那么没有哪家育种企业愿意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来做这样一个长期辛苦的工作。

5、与下游企业和屠宰企业建立数据收集反馈机制:打通从种猪-商品猪场-屠宰-消费端的全产业数据,用更多的数据来指导育种工作。

20220608_090356_002(1).jpg

6、智能化设备的应用,大数据管理:智能化设备、大数据管理给整个育种工作带来的速度也是巨大的,从大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哪些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哪些是受精的影响等,会发现更多的信息,有利于我们精准的去选育。

7、匠心育种,打造百年育种企业。


20220608_090356_003(1).jpg


勃林格殷格翰猪业务全国技术服务总监黄律博士指出健康是育种成败的保障。他从国外育种的经验谈起,指出提高种猪质量,对于整个养猪产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把养猪产业比作跑车的话,那么育种则决定整个产业发展的天花板。中国的种猪的提升和种猪的育种工作是对于中国的养猪业是非常关键的。如何保障种猪的健康,黄律总监认为针对疾病要分类施策:一是关乎种猪生死存亡的疾病,比如非洲猪瘟、蓝耳病,种猪场在做好生物安全的前提下,对蓝耳病等关乎种猪生死存亡的疾病开展净化;二是关乎生产效率的疾病,比如回肠炎、圆环支原体等这些疾病。从兽医角度来讲,难度相比较蓝耳和猪瘟要小一点,是容易去做到的。三是市场需求的问题,种猪关乎着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重要性不言而喻,必须要从产业链高度重视育种工作。




福建华天农牧生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秦国荣秦总结合华天农牧的实际经营的角度分享了育种企业首先要做好目标定位,提出育种任务并不一定要育成新的品种,而是服从市场经济规律,从遗传上对现有的品种进行改良,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秦总结合我国产能,养猪产业实际和具体的数据推算了育种工作在我国生猪产业发展中所体现的巨大环保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育种工作和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全国平均MSY提高到25头,这样算下来全国理论可少养母猪1200万头,按照一头母猪一年的成本5500元计算,可节省母猪成本660亿元,1200万头母猪每一年可减少饲料浪费1200万吨,这是经济价值。1200万头母猪每年可减少粪污排放约4380万吨,这是环保价值。


育种的经济价值的另外一个主要指标就是通过育种改良饲料转化率FCR,我国一年出栏约6.25亿头商品猪,假设出栏商品猪的平均体重为110kg,如果FCR降低0.2,一年减少饲料浪费1375万吨,按照2021年平均配合料价格3391元/吨,可以节省成本466亿元。


20220608_090356_004(1).jpg


针对育种企业的困境,秦总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如何持续保持核心群的高度健康;二是如何维持育种场育种团队和生产管理团队的人员的稳定。从理论上来说,首先要获得高度健康的种源,再通过严谨的生物安全措施维持种猪不被病原感染。但是因为我国大环境比较复杂,如何持续维持种猪的高度健康,取决于管理者的智慧和决心。育种工作目标通常是以五年或者十年为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育种公司如果没有稳定的育种和生产团队,育种工作将很难有效开展。人员频繁的流动,使育种工作上下不能有效衔接、给生产成绩带来波动,甚至会导致猪群出现健康问题,企业也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作为神秘嘉宾,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温氏集团首席执行官兼广东中芯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珍芳教授,福建傲农集团育种事业部总裁、研究院院长丁能水教授也降临直播间。


20220608_090356_005(1).jpg


丁能水教授首先就谈到育种企业定位问题:中国的市场需求巨大,产品多样性。对产品的定位决定着它的竞争性,也决定对市场的把握程度,以及未来育种企业的发展策略。其次是种猪企业的定位,应有育种-扩繁-商业生产金字塔式的结构,不同层级之间适当合理的分工。目前中国育种有两种模式,一种超大集团的全产业链模式,布局分工,板块分割,对产品认知把握定位有利条件,育种投入有好的基础;另一种是华天、民望这类专业化育种公司,未来对中国育种企业如何形成竞争力是一种新的探索。


吴珍芳教授认为健康是育种基本的保障,虽然健康是在中国的养猪行业确实是个难点,也是个挑战,但如果要做百年的育种企业,肯定是重视疾病,总体的方向还是要进化的。


20220608_090356_006(1).jpg


针对目前好种卖不上好价的问题,吴教授提出要有利益共同体,育种靠情怀是不能生存的。国外产业链分工明确,利益机制也已经形成,我国还有很多路要走,要分出真正做育种的企业、只搞扩繁的企业以及只是搞商品生产的企业,建立合理的良种良价机制以及良好的利益共享机制。


在探讨交流环节,位专家针对现代育种技术尤其是生物育种技术和数字化育种技术等先进育种手段进行了探讨交流,同时就网友提出的育种遇到的难点进行解答- - - - 转自南农猪会线上大会


分享:
0